- 小 + 大

如何预防中耳炎

时间:2019-04-12     点击: 次     来源:乾耳听力公众号     作者:毛大夫

  

       在听损患者当中很多传导性听损是由中耳炎引起的,他们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,有的抱怨耳朵闷胀、有耳鸣、甚至颅鸣,有的抱怨耳朵疼、痒,流水流脓,并且反复发作、反复治疗,总是不能根治。那么中耳炎可以预防吗?到底该怎样预防?怎样保护自己的中耳呢?

  乾耳听力师告诉您:要预防中耳炎首先要做好中耳保健。中耳包括鼓室、咽鼓管、鼓窦及乳突四部分。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腔的唯一通气管道,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,鼻咽部液体不会倒流入耳内,当吞咽、打哈欠、用力擤鼻,打喷嚏时咽鼓管可处于瞬间开放状态,调节鼓室内压力,使之与外界平衡,这时鼻咽部的液体可流入耳内,如果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,就会导致中耳发炎,由此可见预防中耳炎在中耳保健中是非常重要的。做好中耳保健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:

  (1)做好鼻腔保健

  1 )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、慢性鼻炎、鼻窦炎、扁桃体炎等症,注意保持患者口腔、鼻腔和咽部卫生。尤其是婴幼儿,因幼儿咽鼓管的长度仅为成人的一半,几乎为水平位,较短,管腔较大,峡部相对较宽,鼻咽部的咽口仅呈简单的裂隙状,鼻咽部炎症容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急性中耳炎,因此及时彻底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。若是卧床婴儿,要时常变换体位,避免分泌物积蓄在鼻咽腔。

  2)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。用手指先堵住一侧鼻孔,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,再用此法擤另一侧。切勿同时捏住左右鼻孔擤鼻,以免将鼻腔内的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内引发中耳炎。

  3)保持咽鼓管畅通,对咽鼓管狭窄者,应及时治疗。

  4)适当体育锻炼,加强营养,增强体质,预防上呼吸道感染。

  (2)防止外耳道感染进入中耳

  当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,切忌用冲洗法去除外耳道内的血液或血块,外耳道口应用消毒棉球堵塞,以防细菌侵入鼓室,忌用滴耳剂,应立刻去正规医院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。干性穿孔者必须防止液体进入耳内,及时修补鼓膜,以防继发感染。

  (3)其他

  1)再给婴儿喂奶时,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不要在婴儿哭闹时喂奶。母乳喂奶应把婴儿抱起来,取半卧位,结束后让婴儿头部趴在母亲肩膀上,轻轻拍打婴儿后背。如果用奶瓶喂奶,不可平躺仰卧,应抱起婴儿取坐位,奶瓶不宜举的太高,奶嘴不宜太大,喂完后不应立即平躺。

  2)唇腭裂患者因咽鼓管功能不良,化脓性及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,要及时进行整复手术,减少中耳并发症。

  3)小儿患麻疹、猩红热或流感等疾病时,身体抵抗力低下,咽鼓管和中耳黏膜抗感染机制受到抑制,容易发生中耳感染,因此要多饮水,注意口腔卫生,必要时应用硼酸水清洗口腔。

  4)在乘飞机时要反复作张嘴和吞咽动作,或嚼干果、口香糖等使咽鼓管常开,调节中耳内外气压变化,减少气压性损伤中耳炎的发生。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坐飞机。其次在游泳跳水时要掌握正确的姿势,防止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。潜水运动时更要注意,若耳道有不适,用手捏住鼻子,用力向鼻腔内鼓气,使耳道内气压升高,抵消水的压力,如疼痛难忍应立即上浮。

 

  5)避免头部外伤,若伤到耳部的头部外伤容易造成鼓膜穿孔,并伴随听力损失。

  通过以上的解答,大家是不是学到了保护中耳和预防中耳炎的知识了呢?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

上一篇:踏青时节,小心花粉过敏扰耳朵。

下一篇:耳朵进水妥妥应对